400 650 1979
儒家文化-儒學發(fā)展中的六個階段
先秦儒學(即原儒學)
漢唐經學
宋明理學
清初樸學
近代新經學
現(xiàn)代新儒學
儒家文化-儒家思想的特點和地位
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,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(chuàng)立。 孔子創(chuàng)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、概括和繼承了夏、商、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(tǒng)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。 司馬遷在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中說:“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,上至隱公,下訖哀公十四年,十二公。 據(jù)魯,親周,故殷,運之三代。 ”儒家學派的創(chuàng)始人孔子說過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”(《論語·述而》)是自己的思想本色。
儒家哲學注重人的自身修養(yǎng),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。 對待長輩要尊敬講禮貌。 朋友之間真誠守信用,“與朋友交言而有信”。 為官者要清廉愛民。 做人有自知之明,盡份內事,“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 統(tǒng)治者要仁政愛民,“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 對待其他人要博愛,“幼吾幼,及人之幼。 老吾老,及人之老。 對待上司要忠誠,“君使臣以禮,臣事君以忠。 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,“父母在,不遠游。 ”,“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(yǎng)。 至于犬馬,皆能有養(yǎng);不敬,何以別乎?”。 尊重知識,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 ”,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,“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 ”提倡人要到達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的道德境界。
儒家思想中的“內圣外王”之學
內圣外王
“內圣外王”是儒學全部學說的總的概括。 《大學》中提出的“格物”“致知”“誠意”“正心”“修身”屬內圣范疇,內圣即通過修養(yǎng)成為圣賢的一門學問。 “齊家”“治國”“平天下”屬外王范疇,外王即是在內心修養(yǎng)的基礎上通過社會活動推行王道,創(chuàng)造和諧社會大同社會的一門學問。 “內圣外王”皆以“仁義禮智”為根本指針,其中“仁”“禮”在“內圣外王”兩個層面中的根本意義相同,但在兩個層面上有不同的具體解釋和具體效用。
1、《大學》
“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,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,欲誠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”。 陽明心學認為:格物即“格心之物”,格就是規(guī)格、條理,格物就是“使物格”,就是使外物在人的心中有規(guī)格有條理亦即有正確的位置。 致知即“致良知”,“良知”就是孟子所說的“良知良能”,所謂良知良能就是自然賦予人的本性。 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測隱之心人皆有之,羞惡之心人皆有之,恭敬之心人皆有之,是非之心人皆有之。 測隱之心,仁也;羞惡之心,義也;恭敬之心,禮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義禮智,非由外鑠我也,我固有之也”。 這就是說“仁義禮智”不是外部強加給人的贅物,而是自然賦予人的本性,是人“不學而能”的“良能”和“不慮而知”“良知”。
《大學》:“物格而后知至”——就是說外物在人的內心有了正確的位置,亦即破除了外物在人內心的不正確位置(王陽明所謂“破心中賊”),使人的內心能夠不接受外物的不正確或不正當?shù)恼T導和誘惑,這樣人的良知就會顯現(xiàn)。
《大學》:“知至而后意誠”——就是說人的良知顯現(xiàn)出來以后,自然就會堅定自己修學圣賢之道的決心,而不會只是做樣子給別人看,自欺欺人。
《大學》:“意誠而后心正”——就是說人有了堅定的決心以后,自然就會對修學圣賢之道過程中的任何困難,都可以“不忿懥”“不恐懼”“不憂患”,對任何可能導致自己放棄修學圣賢之道的東西,都“不好樂”。
《大學》:“心正而后身修”——就是說人有了“不忿懥”“不恐懼”“不憂患”“不好樂”之心,不受任何干擾之后,就會自覺的將圣賢之道貫徹于自己的一切行為之中,并使自己成為圣賢一樣的人,最終實現(xiàn)“身修”的目的。
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都屬于“修心”的范疇,格物、致知是“內圣”的第一階:即“明本性”;誠意正心是“內圣”的第二階:即“堅道心”;修身是內圣的第三階:即“行圣道”。 其中格物、致知是內圣的基礎階段,即“破心中賊”的階段;修身是內圣的發(fā)揮階段,也就是將“破心中賊”的成果發(fā)揮于外在行動的階段。 誠意、正心則是聯(lián)接“基礎階段”與“發(fā)揮階段”的重要保障。
2、程朱“理學”綱領:
“存天理,滅人欲”的正確解釋——“滅人欲”,并不是反對和消滅一切人欲,譬如理學并不反對和消滅吃飯。 所以,所謂“滅人欲”其實只是要消滅違背人的“良知”的不正當?shù)摹叭擞?,其本義與陽明心學“格心之物”“破心中賊”的思想是一致的。 “存天理”,即保存人心固有的“仁義禮智”之天理,其本義與陽明心學“致良知”的思想也是一致的。
3、魏晉“玄學”
以“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”的老子《道德經》“道法自然”的思想解釋儒學,主張 “名教”( 仁義禮智)出于自然。 以“貴無”思想消除人內心中違背“仁義禮智”的雜慮,恢復人“仁義禮智”的自然本性。 這就是魏晉玄學與陽明心學的一致之處。
4、董仲舒“名教”思想
認為“仁義禮智”等“名”是“天志”即自然的表達,“圣王”根據(jù)“天志”賦予的“名”來“教化”人民,使人人“明其道”。 這里的教化,即是使人人“破心中賊”,“明其道”就是使人人“致良知”。 這就是董仲舒“名教”思想與陽明心學的一致之處。 (注:名教思想包涵有上述“內圣”成份,但主要側重于“外王”)
儒學“內圣”學說以孟子的“仁義禮智”四端說貫穿始終;以《大學》的“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”為修學次序;以王陽明心學“格心之物”和“致良知”為修學根本。 凡修學圣賢之道,求作圣賢者舍此之外別無他途。
外王一貫學說
劉周“大眾儒學倡議書”中關于儒學“外王”學說的表述:
(一)大眾儒學是儒學的原教旨。
(二)儒學的核心是仁和禮。
1、仁,就是愛人,就是以“愛人”之心,推行仁政,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。 禮,就是社會的道德秩序,就是用“正名”即道德教化的方法,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對自身社會地位有穩(wěn)定的道德認可和道德定位。
仁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之必要,禮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之意識。 ——人們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,就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;人們普遍認可社會的道德秩序,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會地位的道德規(guī)范,造反作亂就沒有道德依據(jù)(即沒有意識形態(tài)基礎)。
人民既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,又沒有造反作亂的意識,社會就可以長治久安。 古今中外,凡是能夠使國家達到太平的統(tǒng)治,事實上都沒有違背儒學的仁和禮兩大原則。
2、儒學的真諦是仁禮一體。 不講究仁,只講究禮,人民就會反抗其統(tǒng)治。 不講究禮,只講究仁,人民就會輕慢其統(tǒng)治——即人民不受道德約束,就會由思想上的無政府狀態(tài)引發(fā)現(xiàn)實中的無政府狀態(tài)。 所以,仁和禮是一刻也不可以分開的,這就叫作仁禮一體。
人類社會是不斷地發(fā)展和進步的,古代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特別嚴重,每個人都必須依賴群體的力量才能生存。 因為這個原故,所以每個人都習慣于遵守群體共同的道德規(guī)范,而認為群體共性對個性的約束非常合理。 但是越到后世,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不斷減弱。 因此,反對共性約束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發(fā)展起來。 所以,人們的道德觀念也就跟著發(fā)生相應的變化。
所以,禮必須根據(jù)不同的時代而有不同的內容。 拿著古代的“禮”來統(tǒng)治現(xiàn)代的社會,就會違背仁的原則。 違背了仁的禮,一定會受到人民的反對和反抗。 所以,禮貴在不違背仁的原則。 不違背仁的原則,就必須根據(jù)不同的時代而改變禮的一些具體內容。 只有根據(jù)時代變化而改變和調整禮的一些具體內容,才可以達到不違背仁的原則。 這就是仁禮協(xié)調,一體不二的要點。
3、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年來的舊的禮制,這是因為這個禮制中的許多內容,有違于時代發(fā)展的要求,已經違背了仁的原則。 所以,辛亥革命推翻舊的禮制,本身正是體現(xiàn)了儒學的仁的原則。 但是,新的社會形態(tài)也只有在推行仁政的基礎上,建立健全新的社會道德秩序,才能得到最后穩(wěn)定并實現(xiàn)長治久安。
à′?′£o@nfrom
1、找不到合適的產品,請找我!
2、產品太多挑花眼,請找我!
3、初入此行業(yè)很迷茫,請找我!
4、聯(lián)系不上酒企業(yè),請找我!
5、我有尾貨要處理,請找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