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 650 1979
普洱茶的品種類別
2021-05-26 (來源: 糖酒網(wǎng))
以茶種分類:阿薩姆種(普洱茶種)、非阿薩姆種(非普洱茶種) “阿薩姆”是拉丁名“assamica"的中文直譯,并不代表該種的原產(chǎn)地在印度阿薩姆。1981年張宏達教授將var.a(chǎn)ssamica的中文名改為“普洱茶”,被中國學界接受,但在中國以外的地區(qū),該種仍延用“阿薩姆”這個中文名,在學術(shù)交流中,則以拉丁文名通用。也有中國植物學家認為:var.a(chǎn)ssamica“由于用了“普洱”這一名字,造成了種名(普洱茶種)、地名(普洱縣)、茶類名(普洱茶)和品種名(普洱大葉種)的重疊,這就是人們對‘普洱茶’定義不清楚的原因?!彼?,在石昆牧的體系里,在表述var.a(chǎn)ssamica這一茶種時,會使用“阿薩姆種”這一中文名。 植物學家對阿薩姆種(普洱茶種)的形態(tài)描述為:“生長在熱帶、南亞熱帶的喬木、小喬木樹型、葉大質(zhì)軟,花小瓣薄,子房多毛,花柱3裂的茶樹”。它的主要自然分布區(qū)域,在我國的西南部、南部及中南半島北部。包含了大葉品種與中、小葉品種。 依官方定義所規(guī)定或普洱茶界約定俗成認定的“普洱茶”成品中,以原料茶種劃分,有阿薩姆種(普洱茶種)和非阿薩姆種(非普洱茶種)之分。 以茶樹進化類型分類:野生型、栽培型、過渡型 野生型:是茶樹經(jīng)過長期自然選擇后保留下來的茶樹類型。 栽培型:是野生型茶樹在人工栽培馴化的過程,不斷累積基因變化,經(jīng)過很長時間以后,遺傳特征發(fā)生明顯變化的茶樹類型。 過渡型:基因變化處于野生型和向栽培型過渡的程中,遺傳特征兼有野生型和栽培型的特點。 以茶樹種植管理方式分類:野生茶、茶園茶(野放茶、臺地茶) 野生茶:是生長在野外無人工管理,完全自然生長和發(fā)展的。 茶園茶:人工種植、有人工管理的。 臺地茶:原意是指那些外觀整齊、高度相仿的茶園茶?!芭_地”一詞,源于地理學,是指“四周有陡崖的、直立于鄰近低地、頂面基本平坦似臺狀的地貌?!睙o需更多解釋,“臺地茶”原是用來描述茶園外觀的,而形成這種“臺地”樣外觀的必然條件,是人工管理修整。 以市場自然分類:古樹茶、野放茶、臺地茶(狹義) 古樹茶:禁采范圍之外,茶樹齡在百年以上古茶園或古茶樹。無論是否人工種植,都是長期無人工管理。 野放茶:它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,茶樹齡通常在50年至百年之間。人工種植,無人工管理。 臺地茶:通常指狹義臺地茶,絕大多數(shù)為1985年以后推廣種植,茶樹齡在二十年左右。多為人工培育無性繁殖灌木型,密植,高度人工管理。 以市場自然分類:古樹茶、野放茶、臺地茶(狹義) 古樹茶:禁采范圍之外,茶樹齡在百年以上古茶園或古茶樹。無論是否人工種植,都是長期無人工管理。 野放茶:它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,茶樹齡通常在50年至百年之間。人工種植,無人工管理。 臺地茶:通常指狹義臺地茶,絕大多數(shù)為1985年以后推廣種植,茶樹齡在二十年左右。多為人工培育無性繁殖灌木型,密植,高度人工管理。 以中國茶的茶樹品種劃分 依照中國茶的茶樹品種劃分,首先會依茶樹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系品種和無性系品種兩大類。 1985年之前,中國國營廠所生產(chǎn)普洱茶成品的主要原料是有性繁殖的群體種。群體種,是阿薩姆種人工種植有性系品種的總稱。1985年后漸被淘汰。1985年后推廣種植的良種茶,均為無性系品種。 其它一些分類 云南大葉種:不是茶種,也不是茶樹品種。將此說法用于界定普洱茶原料,很容易將一直作為普洱茶原料的阿薩姆種中、小葉茶排除在外。 老樹茶與大樹茶:與古樹茶一樣,是市場上逐漸形成的對于樹齡的表述。它們與古樹茶之間的區(qū)分與古樹茶、野放茶的區(qū)分相仿。
該二維碼7天內(nèi)(01-05 前)有效,重新進入將更新!
本文來源網(wǎng)絡,如您對文章內(nèi)容、版權(quán)或其他問題持有異議,請與糖酒網(wǎng)聯(lián)系,聯(lián)系電話:400-650-1979。
上一篇:紅碎茶的歷史
下一篇:泡一杯茶,你要放多少茶葉?
相關(guān)茶葉百科
- 泡一杯茶,你要放多少茶葉?
- 為什么在六大茶類中,白茶最“甜”?
- 湘舜茶:用茶葉水洗漱有什么好處
- 什么茶要馬上喝?什么茶放放更好喝?
- 信陽毛尖茶葉制作工藝
- 茶葉“苦盡甘來”的秘密是什么?
- 海拔高,茶葉品質(zhì)就好?
- 茶葉最忌直接放冰箱?牢記3個保存方法,茶葉放多久都好喝
- 秋天到了,喝這些茶就對了!
- 一分鐘了解選購茶葉的小技巧